日前,世行派团对陕西城乡塑料垃圾减量项目进行第三次例行检查。在陕期间,世行代表团听取了省项目办和县(区)的项目进展情况汇报,与省财政厅、省发改委进行了座谈,并先后赴安康市汉滨区、渭南市蒲城县白水县和汉中市南郑区实地考察。
该项目总投资23.94亿元人民币,其中利用世行贷款2.5亿美元,按照项目评估时汇率折合17.6亿元人民币,实施期为2024-2029年,项目实施主体12个,涉及汉中市的南郑区,安康市的汉滨区,咸阳市的泾阳县,宝鸡市市本级和金台区、渭滨区、凤翔区、陈仓区,渭南市的临渭区、澄城县、蒲城县、白水县。项目建设目标是通过构建塑料垃圾减量协同处理平台,促进城乡生活垃圾管理设施一体化,推进农膜的收集与循环利用,完善全省塑料垃圾管理体系,加强项目能力建设与监测评价,借鉴国家层面的塑料垃圾管理相关经验,为全球提供塑料垃圾减量的典型案例和工程样板。
今年是该项目进入全面实施的开局之年,12个子项目实施单位各项工作推进有力。工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编制工作全面展开,有21个土建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并获得发改部门正式批复;年度计划39个合同包的招标任务已完成19个,提前2个月完成半年的目标任务;省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、农膜治理实施方案开发进展顺利;环境监测和社会监测完成意向函评审,项目管理咨询完成短名单评审,部分垃圾压缩和转运车辆的采购预计6月份完成招标采购,9月份投入运营。
总结会上,世行代表团对检查情况进行了反馈,同意对垃圾压缩和转运车辆采购计划的调整,可根据实际需求分批采购,认同对部分有经营性收入的运营主体采取定额补助的管理方式,推动相关参与项目管理和建设的基层人员参加学习和交流,多层次全方位推进项目理念深入人心,为项目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模式,认为项目工作进展顺利,总体进度令人满意,同时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建议。